|
咨詢熱線: 19862737557 |
依據甲方提供資料:生產原料為牛糞,年產量二萬噸,鮮糞便需要進行翻拋脫水處理把含水約80%的牛糞將至50%-55%的含水量其設計方案如下;
前處理
1、設計依據
年產量二萬噸有機肥料約需要鮮牛糞38000T;按每年工作300天計算每天平均需要的糞便量為:126..7T/天;鮮牛糞的晾曬周期五天;也就是說一個周期需要晾曬的鮮牛糞為633.5T,鮮牛糞的比重在0.85左右立方數為538.4立方;翻拋厚度在0.3米(300mm);翻拋面積為:1794.97平方米。
2、建設投入
場地:采用5米寬翻拋機,翻拋深度0.3米,長度60米的翻拋槽6個;占地面積約80米*50米,4000平米,約6畝地。
設備:翻拋機CFP-5000 一臺。
陽光棚:2360平方;
晾曬脫水后的牛糞進入有機肥好癢發酵車間;糞便脫水機有機肥生產線工藝流程說明:
生產有機肥原料一般指;可發酵有機有機固體廢物,如畜禽糞便、生活垃圾、污泥秸稈、工業棄物粉煤灰等。原料進入發酵場地進行好氧發酵。好氧發酵工藝取決于生產規模。小型(1-3萬噸/年)堆肥場,采用平地堆,利用輪式翻堆機翻堆。中型(3-8萬噸/年)堆肥場,采用平地堆肥和池式堆肥,翻堆利用輪式翻堆機,導軌式翻堆機。大型(10萬噸/年以上)采用池式堆肥和好氧堆肥塔堆肥。以小型為例:原料進場經過篩選去除無機雜質后進行堆肥,堆肥時要增加好氧菌種,在堆肥過程要進行翻堆一般一個周期(7-12天)翻堆4-5次達到有機肥熟腐的評價指標。熟腐好的有機肥要進行粉碎,粉碎地粒度要在60目以上進入造粒工序。
造粒工序是從混料開始,混料是把造粒過程所需一切原料及添加劑混合均勻,利用輸送帶送入原料粉碎機進行原料粉碎。
原料粉碎的目的是把造粒原料粉碎到造粒需求目的。粉碎后原料通過輸送帶送入造粒機進行造粒。有機肥造粒工藝一般采用圓盤造粒機、轉鼓造粒機。兩種工藝均為團聚造粒工藝,在造粒過程中為了成粒需要加水,有條件可加蒸汽。加水一定要霧化,霧化效果越好成球率越高。
造粒完成后利用輸送帶送入烘干機進行烘干。烘干是利用熱風爐產生熱氣體再引風機作用下把熱風帶入烘干機,進行熱量交換,把顆粒肥料中的水分帶走。
烘干后的肥料用皮帶機送入冷卻機,冷卻是利用引風機把冷風氣流穿過冷卻機體內肥料料幕把熱氣體帶走,使肥料徹底干燥。
干燥肥料利用提升機送入分級篩。分級目的是把商品肥所需顆粒粉選出來,分選成品肥提升到料倉以備包裝。再分篩過程中細粒和超大顆粒進入回料粉碎機粉碎,粉碎后粉料進入回料皮帶機送入造粒機進行再次造粒。
除塵室是把熱風機、冷風機帶出粉塵利用降低風速氣體折流原理粉塵降下,空氣排空,降下粉塵收集后造粒機進行造粒。
本造粒工藝使用于各種有機肥、有機無機復合肥及無機復合肥的造粒。